今天是:
学校首页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研究平台
溱洧流韵:郑风苑里的千年诗魂
时间:2025年08月06日 17:13 来源: 作者: 最后编辑:范红敏

新郑溱水之滨的郑风苑,是《诗经・郑风》的活态载体。这座浸润着两千多年诗意的园林,以水为脉、以诗为魂,将“溱与洧,方涣涣兮”的古老意境,化作可触可感的文化秘境,让诗经文化在当代绵延不绝。

郑风苑的根基深植于郑韩故城的文脉土壤。春秋时期,郑国定都新郑,溱洧二水滋养出21首真挚热烈的《郑风》,其中《溱洧》《子衿》《风雨》等名篇,以直白质朴的语言勾勒出古人的爱恋与生活。如今漫步苑中,形态各异的生态石上镌刻着这些诗行,字里行间的缠绵悱恻与率真烂漫,让“爱情公园”的美誉名不虚传,更印证着这里“东方伊甸园”的浪漫底色。

自然景观与诗意场景在此完美交融。82.8%的绿化覆盖率让苑内四季皆有景致:春日蒹葭苍苍,再现“野有蔓草,零露漙兮”的清新;夏日荷叶田田,呼应“方秉蕑兮”的河畔雅趣;冬日雪覆亭台,为“风雨凄凄,鸡鸣喈喈”添了几分清冷意境。郑风阁、琴瑟宫等古朴建筑错落其间,编钟古筝的悠扬乐声穿越时空,与壁泉飞瀑的轰鸣交织,仿佛重现了郑国的礼乐风华。

诗经文化的传承更在古今对话中焕发生机。年轻情侣身着古装在此定格浪漫,孩童在诗石旁吟诵千古名句,非遗传承人用传统乐器演绎《郑风》乐章。从曹操化用“青青子衿”抒怀,到金庸取“清扬婉兮”为名,再到如今的沉浸式文化体验,郑风苑让《诗经》不再是故纸堆里的文字,而是融入日常的生活美学与情感共鸣。

溱洧水流淌不息,诗魂文脉代代相传。郑风苑以自然为纸、以诗为墨,将《郑风》的浪漫与真挚刻进园林肌理,既再现了“士与女,方秉蕑兮”的千年盛景,更让诗经文化在当代绽放出新的光彩,成为承载中国式浪漫的文化地标。


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版权所有
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华北路(东校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