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:
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学科竞赛
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简介 ——点燃创新与实践的火花
时间:2025年04月01日 13:19 来源: 作者: 最后编辑:范红敏

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(China Undergraduate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,简称CUMCM)创办于1992年,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办,在国内高校中享有极高声誉,是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排名前五的赛事。它不仅是数学知识的竞技场,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摇篮,每年都吸引众多高校学子踊跃参与。

一、竞赛宗旨

竞赛秉持“创新意识、团队精神、重在参与、公平竞争”的核心理念,致力于激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破解实际问题的潜能。对于高校而言,竞赛推动了数学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,促使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。

二、竞赛机制

竞赛一般在每年9月某个周末进行,持续72小时,以通讯竞赛方式开展,全国统一命题。大学生以队为单位参赛,每队不超过3人,且需来自同一高校,专业不限。竞赛分本科、专科两组,竞赛期间,队员可自主查阅文献、使用专业软件及互联网公开资源,但严禁与外界交流,确保赛事公平性与学术独立性。

三、竞赛内容与流程

参赛团队需围绕赛题完成一篇论文,涵盖模型假设、建立和求解、计算方法的设计和计算机实现、结果的分析和检验、模型的改进等环节。竞赛开始后,赛题将公布在指定的网址供参赛队下载,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分工协作、分析问题、建立模型、编程求解、撰写论文,并按要求准时提交作品。

四、竞赛组织

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织委员会统筹全局,负责规则制定、赛题命制、终审裁决等核心工作;各赛区组委会负责属地宣传、报名组织与初审筛选,形成“地方初评—全国终审”的双层机制。评审环节中,各赛区组委会先评选出本赛区的一、二、三等奖,再将优秀作品报送全国组委会;全国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全国评阅专家组,以假设合理性、建模创新性、结果准确性及表述逻辑性为标准,评选出全国一、二等奖,确保奖项权威性和公平性。

五、竞赛价值

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,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。2024年,来自全国及美国、英国、澳大利亚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的1788所院校、65761队(本科59278队、专科6483队)、近20万人报名参赛。竞赛聚焦实际问题,形式灵活,旨在培育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。对学生而言,参赛经历不仅是求职市场中数据分析、算法开发等岗位的“竞争力标签”,更为保研、留学申请增添重要砝码;在高校教育层面,竞赛促使高校改进教学方法,采用案例教学、项目驱动教学等方式,提升教学质量,推动教学模式革新,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;在社会层面,竞赛选拔出的优秀人才为各领域的发展注入活力,加速数学建模技术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落地,实现教育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向赋能。

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版权所有
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华北路(东校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