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部门简介
基础教学部是学校直属公共教学单位,承担全校《高等数学》《线性代数》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》《离散数学》《大学物理》《大学物理实验》《大学语文》《中国传统文化》等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。部门秉持“厚基础、宽口径、强能力、高素质”的教学理念,针对各类课程实施分类与分层处理,以满足不同专业、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。
二、基层教学组织建设
基础教学部下设高等数学教研室、应用数学教研室、人文教育教研室、大学物理教研室、继续教育教研室5个教研室和大学物理实验中心。其中大学物理教研室为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;应用数学教研室为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、校级优秀教研室。
三、实验中心建设
大学物理实验中心(以下简称中心)始建于2004年,经过20年的发展、壮大,中心面积达1700平方米,拥有仪器设备799套件,总价值400余万元。
中心拥有力学实验室4个、热学实验室3个、光学实验室3个、电学实验室6个、近代物理实验室4个,共20个实验分室。每个实验分室可同时容纳15组学生实验,满足学校24个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任务。


力学实验室 光学实验室
中心以“强化基础、注重综合、突出创新、培养能力、提高素质”为宗旨,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、启发思维、开放探索、提高科学素养、创新能力为目标,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,在师资队伍、实验教学、硬件建设和管理体系等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、改革与建设,形成了设施完善,师资力量雄厚,教学实验室管理规范化、制度化、电子化的实验教学体系。具备培养“品德优良、身心健康、基础扎实、技术过硬、具有终身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应用技术人才”的优良条件。


电磁学实验室 近代物理实验室
中心拥有国内技术先进、实用的实验仪器,可开设基础性、综合性、设计性的实验项目30项。


近代物理实验室 光学实验室
四、师资队伍建设
基础教学部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、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,为全校通识教育的有序推进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。部门现有专任教师41人,其中教授3人,副教授16人,讲师15人,具有硕博学位的教师占比78.05%,双师型教师占比56.10%。部门汇聚了多位在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领域表现突出的骨干教师,其中包括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、河南省文明教师1人。他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科研成果,在校内外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。
五、科学研究
科研活动是推动发展的关键动力。基础教学部秉持科研创新理念,激励教师踊跃申报科研项目,开展高层次的学术探究。近三年来,基础教学部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72篇,其中SCI、EI、ISTP及中文核心期刊共收录近26篇;主持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项,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项,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5项,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3项,其它市厅级科研项目46项;获市厅级社科优秀成果奖6项,其中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2项、三等奖2项;获批软件著作7项,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项,获批河南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,校级课程思政样板课程2门,获批立项建设校级科研平台1项,校级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1门,校级教改项目2项。


省“十四五”规划教材



校自编教材


省级质量工程项目


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、一等奖
六、学科竞赛
学科竞赛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,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,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、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。基础教学部多年来坚持教赛融合,将竞赛作为检验教学成效的关键手段,反向驱动教学改革与持续优化,形成良性循环。基础教学部承办的学科竞赛主要包括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、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、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、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和河南省汉字大赛。截止目前,在各类学科竞赛中,已累计荣获国家级奖项11项,省级奖项79项。

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

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




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证书




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获奖证书


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获奖证书